Linux serial framework(1)_概述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12-12 22:04 分类:通信类协议
串口设备(serial or uart,后面不再区分)是TTY设备的一种,Linux kernel为了方便串口驱动的开发,在TTY framework的基础上,封装了一层串口框架(serial framework)。该框架尽可能的屏蔽了TTY有关的技术细节(比较难懂),驱动工程师在编写串口驱动的时候,只需要把精力放在串口以及串口控制器本身即可。
本文将通过对serial framework的简单分析,理解上面的概念,并掌握基于该框架编写串口驱动的方法和步骤。
标签: Linux driver framework serial 框架 串口
X-019-KERNEL-串口驱动开发之数据收发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11-29 21:55 分类:X Project
本文是“X Project”串口驱动开发的第四篇,在第二篇“uart driver框架[1]”的基础上,实现基本的、可收发数据的uart驱动,并借助这个过程,学习如下知识:
中断的申请和使用;
利用中断发送和接收数据;
uart_ops中常用函数(.startup, .start_tx, etc.)的使用。
标签: Linux driver irq serial tx rx transmit
X-018-KERNEL-串口驱动开发之serial console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11-18 22:25 分类:X Project
本文是“X Project”串口驱动开发的第三篇,在第二篇“uart driver框架[1]”的基础上,实现console驱动,并借助这个过程,理解如下知识:
1)从DTS regs字段中获取设备的I/O基址,并map出来供driver访问。这是device tree最基本的使用场景。
2)从DTS aliases中获取串口的索引号。这是device tree aliases功能的一个应用场景。
3)uart port—>line和console—>index之间的关系。
标签: Linux driver serial console aliases
X-017-KERNEL-串口驱动开发之uart driver框架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11-16 22:09 分类:X Project
本文是“X Project”串口驱动开发的第二篇,将以“bubblegum-96”开发板为例,介绍在linux serial framework的框架下,编写串口driver以及console driver的方法和步骤(暂不涉及实现细节)。
注1:有关串口、TTY、console等概念,可参考本站“TTY子系统[1]”的文章。Linux serial framework的分析,会在后续的文档中补充(这里故意颠倒,以便让大家理解kernel framework的妙处)。
标签: Linux Kernel driver framework serial console uart_driver
X-016-KERNEL-串口驱动开发之驱动框架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11-10 22:12 分类:X Project
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,蜗窝上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内核各个子系统的分析文章,设备模型、device tree、中断子系统、clock framework、电源管理、GPIO、pinctrl等等,这些文章重理论、轻实践。随着“X Project”的进行,我们渐渐有机会把这些缺失的实践慢慢补回来。
串口驱动是进入Linux kernel之后最先遭遇的一个驱动,虽然不是很复杂,但要素齐全,使用到了kernel的各个子系统。因此我希望能借助串口驱动的开发过程,将这些子系统的使用一一串联起来,并记录为一份份单独的文章。
本文是这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,借助串口驱动开发,学习Linux设备模型之下的驱动框架。
标签: driver serial 框架 串口 驱动 platform_driver
串口通信技术浅析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6-24 22:50 分类:基础技术
最熟悉的陌生人!用这句话形容“串口”是再贴切不过的了。
对嵌入式工程师来说,“串口”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模块,熟悉到像喝水一样自然。与此同时,有关串口的很多细节,却被渐渐地模糊和忽略,例如:
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serial、UART、RS232等概念,究竟是怎么回事?它们之间有何联系?有何区别?
串口的波特率(baud rate)是怎么定义和计算的?比特率(bit rate)又是怎么回事?二者的关系又是怎样?
为什么波特率有误差?通信过程中所容许的误差范围是多少?
本文将对上述问题,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归纳,以便指导有关的开发工作。
X-004-UBOOT-串口驱动移植(Bubblegum-96平台)
作者:wowo 发布于:2016-6-18 9:56 分类:X Project
话说现在的u-boot长得和linux kernel越来越像,设备模型(driver model)、device tree、各种framework(gpio、pinctrl、clock、i2c、regulator、等等),各种概念,均和linux kernel保持一致。这对工程师(特别是linux驱动工程师)来说,是一个利好,因为熟悉了linux kernel相关子系统之后,去搞u-boot基本上就毫无压力了。
不过,对“蜗窝”来说,压力(或者说矛盾)就来了:要不要为u-boot中相关的子系统写分析文章?写吧,实在提不起兴趣,毕竟和kernel类似,我们的重点又在kernel分析上。不写吧,不符合我们的风格啊!
最后,鉴于时间的压力,只能选一个折衷方案:
对于“X Project” u-boot移植过程所涉及的driver模块,只写一篇移植说明,至于其它的,只能战略性放弃(当然,如果有同学有兴趣帮忙补上,我们还是很欢迎的)。
本文是这类文章的第一篇,介绍串口驱动(serial driver)的移植过程。因为u-boot跑起来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串口输出(console)准备好,以便后续模块的debug。
功能
最新评论
- wangjing
写得太好了 - wangjing
写得太好了! - DRAM
圖面都沒辦法顯示出來好像掛點了。 - Simbr
bus至少是不是还有个subsystem? - troy
@testtest:只要ldrex-modify-strex... - gh
Linux 内核在 sparse 内存模型基础上实现了vme...
文章分类
随机文章
文章存档
- 2025年4月(5)
- 2024年2月(1)
- 2023年5月(1)
- 2022年10月(1)
- 2022年8月(1)
- 2022年6月(1)
- 2022年5月(1)
- 2022年4月(2)
- 2022年2月(2)
- 2021年12月(1)
- 2021年11月(5)
- 2021年7月(1)
- 2021年6月(1)
- 2021年5月(3)
- 2020年3月(3)
- 2020年2月(2)
- 2020年1月(3)
- 2019年12月(3)
- 2019年5月(4)
- 2019年3月(1)
- 2019年1月(3)
- 2018年12月(2)
- 2018年11月(1)
- 2018年10月(2)
- 2018年8月(1)
- 2018年6月(1)
- 2018年5月(1)
- 2018年4月(7)
- 2018年2月(4)
- 2018年1月(5)
- 2017年12月(2)
- 2017年11月(2)
- 2017年10月(1)
- 2017年9月(5)
- 2017年8月(4)
- 2017年7月(4)
- 2017年6月(3)
- 2017年5月(3)
- 2017年4月(1)
- 2017年3月(8)
- 2017年2月(6)
- 2017年1月(5)
- 2016年12月(6)
- 2016年11月(11)
- 2016年10月(9)
- 2016年9月(6)
- 2016年8月(9)
- 2016年7月(5)
- 2016年6月(8)
- 2016年5月(8)
- 2016年4月(7)
- 2016年3月(5)
- 2016年2月(5)
- 2016年1月(6)
- 2015年12月(6)
- 2015年11月(9)
- 2015年10月(9)
- 2015年9月(4)
- 2015年8月(3)
- 2015年7月(7)
- 2015年6月(3)
- 2015年5月(6)
- 2015年4月(9)
- 2015年3月(9)
- 2015年2月(6)
- 2015年1月(6)
- 2014年12月(17)
- 2014年11月(8)
- 2014年10月(9)
- 2014年9月(7)
- 2014年8月(12)
- 2014年7月(6)
- 2014年6月(6)
- 2014年5月(9)
- 2014年4月(9)
- 2014年3月(7)
- 2014年2月(3)
- 2014年1月(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