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M64架构下地址翻译相关的宏定义

作者:linuxer 发布于:2016-8-12 18:50 分类:内存管理

一、前言

本文主要分析linux-4.4.6/arch/arm64/include/asm目录下的若干和地址翻译相关的头文件(例如page.h、pgtable.h、pgtable-hwdef.h、pgtable-prot.h等文件)中的各种宏定义以及相关的ARM64硬件知识。硬肯ARM ARM文档有时候太费劲,结合linux源代码会让学习变得简单一些。

 

二、ARM64地址翻译概述

ARM64定义了若干个translation regimes,下面的每一行地址翻译过程都是一个translation regimes:

Secure EL3 VA         -----------    Secure EL3 stage 1     -----------> PA, Secure or Non-secure

Secure EL1&EL0 VA ----------- Secure EL1&EL0 stage 1 -----------> PA, Secure or Non-secure

Non-Secure EL2 VA  -----------  Non-Secure EL2 stage 1 -----------> PA, Non-secure only

Non-Secure EL1&0 VA  ------ stage 1 -----> IPA ------ stage 2 -----> PA, Non-secure only

translation regime可能包括一个stage,也可能包括两个stage。每个exception level都有自己的独立一套的地址翻译的机制,使用不同的页表基地址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。地址翻译可以细分到stage,大部分的EL包括一个stage的地址翻译过程, Non-Secure EL1&0包括了2个stage的地址翻译过程。每个stage都有自己独立的一系列Translation tables,每个stage都能独立的enable或者disable。每个stage都是将输入地址(可能是虚拟地址或者IPA)翻译成输出地址(可能是物理地址或者IPA)。

对于一个stage的地址翻译而言,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分成若干个level,每个level都是根据内存中的Translation table(我们将PGD,PUD,PMD和Page table统称Translation table)将整个VA中的部分地址翻译出来,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如下(来自ULK3):

当然,上图是基于x86,对于ARM64,cr3寄存器应该是TTBRx寄存器,PGD也就是Level 0 translation table、PUD相当于Level 1 translation table、PMD对应Level 2 translation table、Page Table对应Level 3 translation table。

Linear Address是X86特有的地址类型,对于ARM64,Linear Address应该被修改为VA或者IPA,具体ARM64地址翻译单元要处理的地址类型如下:

(1)虚拟地址(Virtual Address,简称VA)。MMU的存在可以让各个进程生活在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中,因此,在进程在进行数据操作的时候(内存操作指令),在进程逻辑跳转的时候(指令地址)都是使用的虚拟地址。更具体的说,进程正文段程序位于虚拟地址之上,进程的数据段、stack和heap都是位于虚拟地址之上,因此CPU的PC、LR、SP、ELR等都是指向了虚拟地址。

(2)Intermediate Physical Address,简称IPA。IPA是计算机虚拟化之后引入的一个概念,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都是虚拟地址直接映射到物理地址,但是,对于支持虚拟化的计算机系统,每一个guest OS不能直接将虚拟地址映射到整个系统的物理地址,而是映射到一个受限的物理地址空间上,而且映射是随着VM的创建而创建,一旦VM销毁,这些物理内存还需要返回给Hypervisor。因此在支持虚拟化的计算机系统中,guest OS负责将VA映射到IPA,而Hypervisor负责将IPA映射到具体的物理地址上去。

(3)物理地址(Physical Address,简称PA)。物理地址是实实在在的地址,体现在实际的电路中。如果CPU和memory chip是通过bus连接,那么物理地址就是bus上的地址信号线。实际的物理地址空间被分成了两个世界,一个是Normal world,另外一个是Secure world,虽然物理地址一样,但是却通往不同的memory cell。

 

三、如何确定page table level?

定义如下:

#define ARM64_HW_PGTABLE_LEVELS(va_bits) (((va_bits) - 4) / (PAGE_SHIFT - 3))

从这个宏定义可以看出,两个输入参数就可以确定page table level。其中一个参数就是PAGE_SHIFT(也就是page size了),另外一个va_bits,也就是虚拟地址的bit数目。为何公式这么怪异呢?3和4又是什么鬼?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先看看一些具体的例子好了。我们还是先用最经典的4K page为例来描述。一旦确定了4K的page size,那么页偏移所占用的bit数就确定了,即[11:0]这12个地位bit用来确定页内偏移。此外,一个Translation table往往占用一个page的size,由于ARM64中,一个page table中的描述符是8个字节,因此4K中有512个描述符,因此各级index(指向PGD/PUD/PMD/PT)占用的bit数都是9个,综上所述,48bit的虚拟地址在4K page的情况下,4级映射的地址分配如下:

页表基地址 Global DIR Upper DIR Middle DIR Page Table Offset
16 9 9 9 9 12

高16bit用来确定选用TTBR0或者TTBR1的Translation tables。中间的bit被平均分成4个9-bit的段,分别用来索引到PGD/PUD/PMD/PT中的具体的描述符。

如果page size是64K的话,那么offset需要16个bit,一个Translation table占有64K,每个描述符8B,总共有8K个entry,需要13个bit做为index,这时候使用3级映射,地址分配如下:

页表基地址 Global DIR Upper DIR Middle DIR Page Table Offset
16 N/A 6 13 13 16

这时候,由于是3级映射,PGD和PUD是重合的。此外需要说明的是PGD(或者PUD)中只有64个entry,其他的都是无效的。

OK,搞定了4K和64K page size之后,我们来看看16K size的情况。16K的页对应的offset的bit数目是14个bit,而index需要的bit是11个bit(即每个16K的Translation table中有2K个entry)。这时候使用4级映射,地址分配如下:

页表基地址 Global DIR Upper DIR Middle DIR Page Table Offset
16 1 11 11 11 14

因此,经过上面的三个例子之后,我们可以回头看看ARM64_HW_PGTABLE_LEVELS这个宏定义了,该宏定义中的3其实是和描述符的size相关的,对于ARM64,描述符的size是8个字节,因此PAGE_SHIFT - 3实际上描述了中间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所占据的虚拟地址的bit数目。也就是说,从虚拟地址的LSB开始,先切掉 PAGE_SHIFT 个bit做为页内偏移,然后按照PAGE_SHIFT - 3来切其他的中间的各个中间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所占据的虚拟地址的bit数目。因此,page table levels 应该等于 DIV_ROUND_UP((va_bits - PAGE_SHIFT), (PAGE_SHIFT - 3)),也就是((((va_bits) - PAGE_SHIFT) + (PAGE_SHIFT - 3) - 1) / (PAGE_SHIFT - 3)),简单的数学运算之后就得到了(((va_bits) - 4) / (PAGE_SHIFT - 3))。

在linux kernel中,具体支持的配置请参考下面的表格:

虚拟地址的数目 page size page table level
48 64K 3
48 4K or 16K 4
47 16K 3
47 64K or 16K 无效
42 64K 2
42 16K or 4K 无效
39 4K 3
39 64K or 16K 无效
36 16K 2
36 64K or 4K 无效

 

四、如何定义各个level的地址bit偏移

在linux paging model中,PGD_SHIFT、PUD_SHIFT和PMD_SHIFT用来定义定义各个Translation table在虚拟地址上的偏移量,这些定义都借用了一个ARM64_HW_PGTABLE_LEVEL_SHIFT的宏定义,如下:

#define ARM64_HW_PGTABLE_LEVEL_SHIFT(n)    ((PAGE_SHIFT - 3) * (4 - (n)) + 3)

我们用下面的表格来表述虚拟地址偏移的定义(4 level page table):

Global Dir bits(L0) Upper Dir bits(L1) Middle Dir bits(L2) table bits(L3) offset bits
  <----page_shift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pm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u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g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
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,如果是4级映射都在,对于L0而言,该level的SHIFT值应该是3 x (PAGE_SHIFT - 3) + PAGE_SHIFT。对于L1而言,该level的SHIFT值应该是2 x (PAGE_SHIFT - 3) + PAGE_SHIFT。以此类推L2和L3的。假设用n来表示level,那么Ln的SHIFT值应该是((4 - n) - 1) * (PAGE_SHIFT - 3) + PAGE_SHIFT,经过简单的数学运算之后可以得到(4 - n) * (PAGE_SHIFT - 3) + 3。当然,如果page table的level没有那么多,那么情况也类似,只不过少了PUD和PMD而已。我们用下面的表格来表述3 level page table中虚拟地址偏移的定义:

  Global Dir bits(L1) Middle Dir bits(L2) table bits(L3) offset bits
  <----page_shift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pm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u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  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pgd_shift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
2 level page table的情况请自行补脑。

 

五、Translation table中的一个描述符对应多大的地址空间呢?

对于Level 3 translation table而言(也就是linux paging model中的page table),一个描述符就指向一个page,因此相关定义如下:

#ifdef CONFIG_ARM64_64K_PAGES
#define PAGE_SHIFT        16
#elif defined(CONFIG_ARM64_16K_PAGES)
#define PAGE_SHIFT        14
#else
#define PAGE_SHIFT        12
#endif
#define PAGE_SIZE        (_AC(1, UL) << PAGE_SHIFT)
#define PAGE_MASK        (~(PAGE_SIZE-1))

PAGE_SIZE定义了一个page的大小,可能是4K,16K或者64K。PAGE_MASK是地址掩码,可以屏蔽掉虚拟地址offset域的那些地址bits。

对于Level 2 translation table而言(也就是PMD),当page level大于2的时候(也就是说page level是3或者4的时候),定义如下:

#if CONFIG_PGTABLE_LEVELS > 2
#define PMD_SHIFT        ARM64_HW_PGTABLE_LEVEL_SHIFT(2)
#define PMD_SIZE        (_AC(1, UL) << PMD_SHIFT)
#define PMD_MASK        (~(PMD_SIZE-1))
#define PTRS_PER_PMD        PTRS_PER_PTE
#endif

PMD_SHIFT包括了虚拟地址中的offset域和table域,PMD_SIZE定义了PMD中的一个描述能mapping的地址空间的size。PMD_MASK是地址掩码,可以mask掉虚拟地址level 3 以及offset域的那些地址bits。

page level小于等于2的时候(也就是说page level是1或者2的时候,当然,目前ARM64中不支持page level等于1的情况),相关定义如下:

#define PMD_SHIFT    PUD_SHIFT
#define PTRS_PER_PMD    1
#define PMD_SIZE      (1UL << PMD_SHIFT)
#define PMD_MASK      (~(PMD_SIZE-1))

也就是说,PMD_SHIFT跟随PUD_SHIFT(当然,这时候其实PUD也不存在,是说L2变成了PGD)。对于Level 1 translation table而言(也就是PUD),当page level大于3的时候(也就是说page level是4的时候),定义如下:

#if CONFIG_PGTABLE_LEVELS > 3
#define PUD_SHIFT        ARM64_HW_PGTABLE_LEVEL_SHIFT(1)
#define PUD_SIZE        (_AC(1, UL) << PUD_SHIFT)
#define PUD_MASK        (~(PUD_SIZE-1))
#define PTRS_PER_PUD        PTRS_PER_PTE
#endif

当page level小于等于3的时候(也就是说page level是3或者2的时候),相关定义如下:

#define PUD_SHIFT    PGDIR_SHIFT
#define PTRS_PER_PUD    1
#define PUD_SIZE      (1UL << PUD_SHIFT)
#define PUD_MASK      (~(PUD_SIZE-1))

也就是说,PUD_SHIFT跟随PGDIR_SHIFT。而PGD相关的定义如下:

#define PGDIR_SHIFT      ARM64_HW_PGTABLE_LEVEL_SHIFT(4 - CONFIG_PGTABLE_LEVELS)
#define PGDIR_SIZE        (_AC(1, UL) << PGDIR_SHIFT)
#define PGDIR_MASK        (~(PGDIR_SIZE-1))
#define PTRS_PER_PGD        (1 << (VA_BITS - PGDIR_SHIFT))

PGDIR_SHIFT其实可以确定最高层那个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(TTBR指向的那个Translation table)中的一个描述符能够mapping多大size的地址空间(参考PGDIR_SIZE的定义)。具体这个top 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是那个呢?根据硬件手册的描述,可能是L0,可能是L1,也可能是L2,和page level的配置有关。具体的关系是4 - CONFIG_PGTABLE_LEVELS,也就是说,如果CONFIG_PGTABLE_LEVELS等于4,那么top 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就是L0,如果CONFIG_PGTABLE_LEVELS等于3,那么top level的Translation table就是L1。

OK,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ARM64上的具体映射关系,如下图所示:

当page level等于4的时候,映射关系是PGD(L0)--->PUD(L1)--->PMD(L2)--->Page table(L3)--->page。当page level等于3的时候,没有PUD,这时候映射关系是PGD(L1)--->PMD(L2)--->Page table(L3)--->page。当page level等于2的时候,没有PUD和PMD,映射关系是PGD(L2)--->Page table(L3)--->page。

最后,闲聊一下PTRS_PER_PTE、PTRS_PER_PMD、PTRS_PER_PUD和PTRS_PER_PGD。PTRS_PER_PGD定义了PGD中有多少个描述符,当然,有多少个描述符是和Global Dir bits的长度相关,也就是VA_BITS - PGDIR_SHIFT。而其他的PTRS_PER_XXX都是描述相应translation table中描述符的个数,对于ARM64,PTRS_PER_PMD和PTRS_PER_PUD(如果存在的话)中的描述符个数基本是是固定的,和PTRS_PER_PTE保持一致,定义如下:

#define PTRS_PER_PTE        (1 << (PAGE_SHIFT - 3))

 

六、Translation table相关的宏定义

在内核中,pte_t,pmd_t,pud_t和pgd_t分别描述了page table(L3),PMD(L2),PUD(L1)和PGD(L0)中一个描述符的数据结构,对于ARM64而言其类型就是U64。pgprot_t也是U64,描述了各个Translation table中一个描述符中的flag域。根据ARM硬件手册,Translation table中的描述符可能有四种情况:

(1)是table descriptor,指向下一级的Translation table

(2)是page descriptor,指向一个PAGE size的地址区域

(3)是block descriptor,指向一个Block size的地址区域

(4)无效描述符

对于L0,L1和L2级别的tranlation table而言,其描述符的定义如下:

我们选择L1为例子来看看内核代码(其他的定义大家自己看source code吧,灰常类似):

#define PUD_TYPE_TABLE        (_AT(pudval_t, 3) << 0)
#define PUD_TABLE_BIT        (_AT(pgdval_t, 1) << 1)
#define PUD_TYPE_MASK        (_AT(pgdval_t, 3) << 0)
#define PUD_TYPE_SECT        (_AT(pgdval_t, 1) << 0)

描述符中,bit 0是表示该描述符是否是一个有效描述符,bit 1表示该描述符的类型。0b01是block descriptor,0b11是table描述符。L0,L1和L2的描述符不可能指向page descripotr。

这里我们还要具体讲讲什么是block。根据上文的描述,VA到PA的映射的最小力度就是page size(4K,16K或者64K),不过在有些情况下,例如kernel image对应地址空间的翻译,即便64K的page size也显得比较小(更大的mapping粒度意味着更高的TLB hit,从而提高性能),这时候,有一个叫做section的概念被提出了(ARM手册的术语是block),具体定义如下:

#define SECTION_SHIFT        PMD_SHIFT
#define SECTION_SIZE        (_AC(1, UL) << SECTION_SHIFT)
#define SECTION_MASK        (~(SECTION_SIZE-1))

什么是section呢?我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描述好了。假设VA是48 bit,page size是4K,那么,在地址映射过程中,地址被分成9(level 0) + 9(level 1) + 9(level 2) + 9(level 3) + 12(page offset),对于kernel image这样的big block memory region,使用4K的page来mapping有点得不偿失,在这种情况下,可以考虑让level 2的Translation table entry指向一个2M 的memory region,而不是下一级的Translation table。所谓的section map就是指使用2M的为单位进行映射。对于其他的VA配置和page size的情况请大家自行理解吧,都是类似的。

对于L3级别的tranlation table而言,其描述符的定义和上图非常类似,只不过0b01是reserved,0b11是page描述符。L3的描述符不可能指向block descripotr或者table descriptor。具体定义如下:

#define PTE_TYPE_MASK        (_AT(pteval_t, 3) << 0)
#define PTE_TYPE_FAULT        (_AT(pteval_t, 0) << 0)
#define PTE_TYPE_PAGE        (_AT(pteval_t, 3) << 0)
#define PTE_TABLE_BIT        (_AT(pteval_t, 1) << 1)

 

(还有一些其他相关的宏定义以后会慢慢补充) 

 

参考文献:

1、ULK3 第二章

2、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(ARMv8, for ARMv8-A architecture profile)

标签: arm64 地址翻译

评论:

春天大cc
2018-09-07 21:22
开头的x64图错了,
春天大cc
2018-09-07 21:21
开头的那个x64的图错了, CR3 指向pml4表,持有pml4表的基地址
Aiden
2018-09-14 09:04
@春天大cc:仔细看,基于X86的图,对应的是arm64的寄存器
tree
2017-06-09 15:32
对32位机器来说, 共4G的地址空间, 用户空间占用0-3G, 内核空间占用3-4G.
而对1G的内核空间由划分为三部分, ZONE_DMA, ZONE_NORMAL, ZONE_HIGHMEM,
其中3G~3G+896M的空间是直接映射到物理地址的,内核中可以使用__virt_to_phys/__phys_to_virt相互转化。
而对0-3G的用户空间虚拟地址转化为物理地址是通过页表转化进行,这一切都是通过硬件MMU去转化的?
kk
2017-07-19 16:59
@tree:3G这个点是linux定义的,1G的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在物理内存比较小(小于1G)时会把全部物理地址映射到内核空间,物理内存比较大时在内核的虚拟空间就保留了一部分区域(HIGHMEM)可以动态映射,CPU输出的是虚拟地址,经过段管理(i386)转换为线性地址(linux中虚拟地址等于线性地址),再经过页管理转换为物理地址。整个过程页表是关键,操作系统软件设置好页表,硬件MMU是页表的使用者。内核空间的页表是虚拟地址3G到物理地址0的映射,这个在系统启动时就设置好了,用户空间的页表在malloc等申请内存时不会分配,只是记录虚拟空间占用,在更新时内核才会建立页表并关联物理内存

发表评论:

Copyright @ 2013-2015 蜗窝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ed by emlog